白芷:
学名:Angelica dahurica)为伞形科当归属的植物四川白芷功效。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北及华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草药名:白芷 (《本经》)
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四川白芷功效。
性味归经:辛,温四川白芷功效。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四川白芷功效。
来源中国: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四川白芷功效。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功能主治:祛风发表,散寒燥湿四川白芷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顺,鼻渊,脘腹冷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痛经,疮疡肿痛,风疹湿痒。
功用主治: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四川白芷功效。
白芷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四川白芷功效。
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四川白芷功效。
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四川白芷功效。
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四川白芷功效。
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四川白芷功效。
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四川白芷功效。
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四川白芷功效。
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四川白芷功效。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2. 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四川白芷功效。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3. 用于疮疡肿痛四川白芷功效。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带下过多四川白芷功效。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四川白芷功效。[5]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四川白芷功效。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四川白芷功效。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四川白芷功效。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四川白芷功效。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药方选录]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四川白芷功效。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四川白芷功效。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梁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四川白芷功效。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四川白芷功效。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四川白芷功效。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四川白芷功效。(《百一选方》)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四川白芷功效。(《十便良方》)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四川白芷功效。(《医方摘要》)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四川白芷功效。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四川白芷功效。(《卫生易简方》)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四川白芷功效。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四川白芷功效。(《濒湖集简方》)
[临床研究]
治疗头痛、牙痛、三又神经痛 取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成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四川白芷功效。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1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
或以白芷60克,防风26克,细辛5克,加工制成注射液80毫升,分装灭菌后供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四川白芷功效。治疗20多例,亦效。
另外,本品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可治烧伤四川白芷功效。
白芷药膳:
白芷薄荷酒
配方:白芷四川白芷功效,薄荷各5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
1.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四川白芷功效。
2.浸泡5-7天后四川白芷功效,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通窍止痛四川白芷功效。
白芷
白芷鲜藕汤
配方:白芷15克四川白芷功效,鲜藕300克,料酒10克,香油20克,姜,葱,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白芷润透,切片;鲜藕去皮,洗净,切薄片,姜切片,葱切段四川白芷功效。
2.将鲜藕白芷、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水1800毫升四川白芷功效。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35分钟,加入盐,味精,香油即成。
功效:生血,活血,养颜四川白芷功效。
白芷枸杞鱼头汤
配方:鱼头1个,白芷10克,枸杞子15克,香油20克,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四川白芷功效。
制作:
1.鱼头去鳃,洗净,剁成4块,白芷润透,切薄片,枸杞子去国柄,杂质,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四川白芷功效。
2.将鱼头、白芷、枸杞子、姜、葱、料酒同放入炖锅内,加水2800毫升,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30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即成四川白芷功效。
功效:适用于肝肾虚损、视物不清四川白芷功效。
白芷黄芪炖乌鸡
配方:黄芪30了,白芷15克,乌鸡1只,葱花、盐各适量四川白芷功效。
制作:
1.乌鸡去毛桩,内脏,洗净四川白芷功效。
2.黄芪、白芷装入布袋中四川白芷功效。
3.将乌鸡肉与纱布袋一起放入沙锅,用文火炖,至乌鸡烂熟,去药袋,加盐调味,散上葱花即成四川白芷功效。喝汤吃乌鸡肉。
功效:补脾益气,滋阴补血,主治气血亏虚之头痛,眩晕四川白芷功效。
白芷的药理作用:
白芷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别欧前胡素,别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及水合氧化前胡素四川白芷功效。同时还含有挥发油等成分。 1、解毒:白芷能够对抗蛇毒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2、抗菌作用: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的作用。 4、异欧前胡等成分有降压作用。 5、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白癜风及银屑病,水煎剂对奥杜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白芷的食用方法:
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鲢鱼头250克,大枣80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食盐、姜适量四川白芷功效。做法:先将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红枣去核备用。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隔水炖约4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作用:可以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适用于头晕、头痛、妇女月经、骨痛不适,以及身体虚弱的妇女产后头痛等人群服食。
白芷玉竹润肺汤
材料:鸡肉500克,薏米20克,白芷5克,玉竹5克,葱姜料酒适量、盐适量四川白芷功效。 做法:先将白芷、玉竹、薏米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备用,鸡斩块倒入锅里,添加清水,煮开后继续煮1分钟后关火,然后用清水洗去浮沫。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锅里,添加足量的清水、葱姜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2小时至材料软烂,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作用:可以美容养颜,养阴润肺,适用于肺胃阴虚,口干口渴的人群服食
禁/宜人群
阴虚血热者忌服四川白芷功效。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四川白芷功效。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四川白芷功效。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