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通俗欣赏(22)
《候人》:无才无德无能却处在上位的人
好人沉下僚,庸才居高位,这样的现实状况,确实是需要讽刺一下的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迎候宾客的小吏身份低微,扛着武器,在道路上辛辛苦苦地执勤;而有的庸俗之人,却官位很高、排场很大、生活奢侈。赤芾(fú),就是红色的蔽膝,蔽膝就是围在衣服前面的大巾,用来遮盖大腿至膝盖的服饰,是大夫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穿的衣服。
鹈鹕(tíhú)站在鱼梁上,只需要伸伸脖子,长嘴一啄就可以吃到鱼,不用入水,也不用沾湿翅膀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鱼梁是用木桩、柴枝等物制成的篱笆或者栅栏,放在河流之中,是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鹈鹕站在鱼梁上捕鱼,其实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做法。而那些身穿高品赤芾的官员,享受种种特权,但又无才无能,无功受禄,与鹈鹕在鱼梁上伸脖子吃鱼真是彼此类似。
再说那些鹈鹕,不仅不用沾湿翅膀,甚至连尖嘴也可以不用沾湿就能吃到鱼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因为有的鱼有时会跃出水面,跳到鱼梁上。这样站在鱼梁上的鹈鹕就可以连尖嘴都不用湿,轻易地掠取到鱼儿。再对比那些达官贵人,他们不仅不劳而获,无功而禄,而且在男女婚姻上,他们也是毫不负责,违背社会公认的伦理准则,任意抛弃自己妻妾。这群人不但表里不一、才位不配,而且品性败坏,真是可恶至极。
天色灰蒙阴暗,这是南山上的朝云在升腾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竟然被遗弃,在外受饥挨饿,她可能就是被这群败类强占后又抛弃在这里的。这样的惨象,真是让人目不忍视。天地昏昏沉沉,该去哪里寻找光明,造成这种悲剧和惨景的恶势力真是可恨。
这样的国家是不能长久的:
那位候人小官们,荷着戈扛着祋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那些平庸官僚们,却是穿赤芾的三百人。
鹈鹕停在鱼梁上,翅膀干干滴水不沾身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那些平庸官僚们,与所穿的衣服不相称。
鹈鹕停在鱼梁上,尖嘴也干干不沾滴水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那些平庸官僚们,不能始终如一忠于婚配。
天色阴沉昏暗,这是南山早上云升雾盖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年轻貌美的少女,是这样的饥饿难耐。
《鳲鸠》:内外双修的淑人君子
布谷鸟是一种仁慈的鸟,“布谷处处催春耕”,它还喂养了许多的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而且布谷鸟会一直呆在桑树的巢穴中,始终如一,操守不变。与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然小鸟尚未成熟,所以行动也不稳定。
赞美布谷鸟,其实是为了赞美淑人君子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从仪表上来说,君子始终如一地保持端庄,他远离暴怒怠慢,容貌端正诚实有信,性情稳定。他穿的衣服也很得体,腰带白丝镶边,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让他更显华贵风采。仪表从表面看只是人的外包装,君子的外在表现之所以这么出色,是因为他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
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治国安邦、佑民睦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品行这么善良的君子,大家都视他为楷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下泉》:穿透黑云的一缕阳光
公元前521年,周景王去世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周景王在位时,因为太子寿早死,后来立姬猛为太子,但景王宠爱庶子姬朝,在病重的时候要大夫孟宾扶立姬朝,可这件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办,周景王就去世了。景王去世后,孟宾被杀,贵族仍拥立姬猛为周王。
姬猛即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带领一些失去职位的旧官吏叛乱,来争夺王位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姬朝的党徒乘着深夜潜入宫中,劫走了姬猛。半路上,晋顷公派遣大夫籍谈、荀跞带兵救出了姬猛,护迎他暂时躲避在安全的地方。不久,晋顷公又派兵护送姬猛回到了都城。同年10月,姬猛病死,谥号为悼王。
在后来的几年中,周朝公子为了争夺王位连年内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后来晋文王派大夫荀跞攻打王子姬朝而立悼王的弟弟姬丐为周敬王。周王朝的国君稳定下来,社会秩序才得以暂时的平稳。百姓终于可以正常的生活,于是写了这首诗歌来赞美荀跞。
寒泉浸野草,腐朽、凋零、烂死,如果用它们来比喻周王室内乱的话,那当时的社会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百姓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他们除了叹息,只能怀念周朝以前的圣明君王了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悲剧的王朝,暗无天日的生活,让人都要窒息了。
压抑到了极点,就会出现雨过天晴似的转变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终于出现了一位英勇之士平息了这场战争,还给了老百姓暂时的太平,他的名字叫荀跞。百姓不懂王权利益,他们只想过安稳的生活。出现了这样的人,大家都来赞美他。
郇和荀同音,是通假字,郇是周王朝的诸侯国,据后世分析,郇伯大概就是指荀跞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
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童粱浸朽腐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都。
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艾蒿浸凋零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城。
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蓍草浸烂死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师。
茂盛黍苗长势旺,一场好雨滋润它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四方诸侯朝天子,郇伯亲自劝劳他。
蓍(shī)
*********
国风·豳风
帝喾(kù)前承轩辕黄帝和颛顼(zhuānxū)帝,后启帝尧和帝舜,是五帝之一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帝喾和正妃姜嫄,生了儿子弃。弃喜欢耕田农事,在后来的700年间,弃的后代被尧举为农师,被帝舜命为官职后稷,也就是掌管农事的官员。到了夏朝,弃的后代不窋(zhú)放弃了后稷的职务,他沿着泾河北行,定居在戎狄之间。
后来他的孙子公刘建立了豳((bīn))国,集聚实力,争取民心,后来经过9世的传位,到了古公亶父,前后大概经历了三百余年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古公亶父后来率领周部族迁往周原,最后成就了周朝的王业。豳国是周族由一个小部落变成问鼎中原强邦的关键时期。古人称豳国是周部族的立国之本,周朝的王业是从这里开始的。
《豳风》,是先秦时代豳地的民歌,豳是古代都城的名字,大概在今天的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豳风》共有7首诗歌,分别是《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豳风》中的诗歌大多是描写豳地的农家生活,辛勤劳作的情景,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
下面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让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几首诗歌吧!
《七月》:周代早期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
豳地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公刘时代的周族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公刘,姬姓,名刘,公是对他的尊称。公刘是古代周族部落的杰出首领,是周文王的祖先,世居在豳地。
公刘的先祖名叫弃,是五帝之一帝喾(kù)的儿子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弃爱好耕作务农,经常观察土地的特点,发现适合谷物生长的土地就种上谷物,后来民众都向他学习。尧帝知道这件事后,便提拔他当农师,主管农业。弃的后裔也是世代担任主管农业之职,直到传到公刘的祖父不窋(zhú)。不窋晚年时,正处于夏朝政治衰败的时期,夏朝的君主废弃农官,不注重农事。不窋因此也失去了农官这个官职,最后他逃到戎狄部落地区。
不窋去世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公刘的父亲鞠即位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鞠去世后,公刘即位。公刘虽然处在戎狄地区,但一直从事的是先祖的事业,致力于耕种,到处察看土地的特点。慢慢地,当地的民众仰仗公刘过上了好日子,各族人民感念他的恩德,大多数都迁到他这里,拥护和归顺他。周朝事业的兴起也就是在这里开始的。公刘死后,他的儿子庆节即位,把国都建立在豳地。
今天的这首诗歌就是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农业生产情况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涉及到了他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写这首诗歌的人应该是周族部落中的一名成员,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有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麻、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享,无所不包,真像一幅社会风俗的画卷!
劳动者一年的劳作是辛苦的,从年初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到打猎凿冰,一年四季的工作内容是繁多的,工作强度是非常高的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从奴隶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社会是井然有序、形势大好。但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看来,这样的生活是凄切清苦的,他们的生活是沉重的。
夏历、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春秋战国的时候,对夏历、殷历和周历讲究得比较细一些。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岁首的建月不同,周历通常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通常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所以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春秋战国时代的地区不同,所使用的历法制度也不同。我们在阅读先秦的古籍时,应该多多少少了解它们是有不同的。
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的文章中,月份大多使用的是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大多使用的是夏历;在《诗经》中,要看具体的篇目,例如《小雅·四月》用的就是夏历,《七月》这首诗是夏历和周历同时使用的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孔子有一次在回答颜回该怎样治理国家的时候就说到: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可见,历法在国家治理上,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农业社会,耕与织是主要的事项,所以妇女们主要的工作是为奴隶主织布做衣,男劳力带着工具,去地里耕种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妇女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九月份才能完成桑麻的事情,然后就是做衣服,日复一日。到了十一月份,已经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了,农夫们连一件粗布衣衫都没有,这怎么能度过年关呢?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哀叹而已。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得整理农具,到田里去耕作,老婆孩子则是到田间去送饭。田官们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
明媚的春光照耀着田野,莺声呖呖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背着筐儿的女子,结伴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隐的忧伤。因为奴隶主不仅占有大批的土地和农奴,奴隶主的儿子也拥有任意占有农家美貌女子的特权。姑娘们的美貌,会使她们担心自己会失去人身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会使她们担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占有。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可能有一天连自己的身体都会被公子霸占。这样的心情,怎么能不让人悲伤呢?
男劳力们打下的狐狸皮,要给公子们做皮袄;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奴隶主,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蟋蟀从弹腿欢叫,到都躲到屋里的床底下,蟋蟀的反映,表示着季节在变化。此时,寒冬又来临了,人们开始打扫室内,准备御寒过冬了。
六月他们吃李子和葡萄,七月吃葵菜和豆子,七、八月里他们还要打枣,割葫芦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十月里他们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主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农夫们又得给奴隶主营造公房。奴隶主住的房子豪华,农夫们的居室破烂简陋,真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农夫们营造房子还得快一些,因为来年开春还得抓紧时间种粮食。劳动者一年年这样的劳作,是何等的艰难忧伤!
如果说劳动者们一年到头都是在辛苦地劳作,没有一点歇息欢娱时刻的话,这也是不准确的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到了闲余的时间,大家也会有宴饮的盛况。到了年终的时候,劳动者之间也会相互邀饮,举酒谈笑。奴隶主会把大伙齐聚一堂,好好地款待一下大家。奴隶社会,这也算奴隶主给劳动者们的最大犒赏。此时大家会共同举杯,共助主人万寿无疆。
劳动场面,生活图景,人物面貌,男耕女织,农夫与公家的关系,真是一幅美丽的上古风俗画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 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和打猎。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远志:一种植物名;纺织娘:一种昆虫
《鸱鸮》(chīxiāo):无助的母鸟
寓言,是一种借着说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人生感慨或者哲理的特殊表现方式,它的主角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神话、传说中的虚幻人物,而更多的则是自然界中的鸟兽虫鱼、花草木石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这样的表现方式,在战国的诸子百家之说中曾被广泛地运用,为古代的说理散文增添了动人的魅力,放射出奇异的哲理光彩。
但用寓言作诗,在先秦时代真的不多见;只是到了汉代,才在乐府诗中大量地涌现,一时间蔚为奇观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如果要追溯寓言诗的源头,还得首推今天的这首诗歌。
今天的主角,是一头孤弱无助的母鸟,当它在出场之前,恶鸟猫头鹰刚刚洗劫了它的巢穴,夺走了它的雏鸟,在高空中得意地盘旋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母鸟发出了哀号:这只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孩子,再也不能毁掉我的巢穴了!表现出了母鸟目睹飞来横祸的极度惊恐和哀伤。我们没有看到猫头鹰作恶的那一幕,但从母鸟的这声哀号中,似乎能够想象到母鸟飞回来之后,雏鸟不见了,巢穴残破的悲惨画面。母鸟仰对高天,发出凄厉的呼号,它的毛羽愤竖,哀怒交加!
但是,猫头鹰是强大的鸟类,又不是孤弱的母鸟所能惩治的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愤怒的呼号声随着猫头鹰的影子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母鸟的伤心呜咽。这呜咽声,从辽阔无情的天际传来,从风高巢危的树顶传来,让人听到之后都感到颤栗。
人们很少关注鸟兽的悲哀,也很少能了解它们在面对灾祸时的伟大和坚强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这只母鸟是孤弱的,却又是富有生存勇气和毅力的,它刚开始还沉浸在丧子破巢的哀伤之中,但随即又在哀伤中抬起了自己刚毅的头颅,它要趁着天晴之际,赶快修复自己残破的巢穴。
哀伤的母鸟急急忙忙,忽而飞落在桑树林之间,啄剥着桑皮树根,忽而飞回树顶,口中衔着韧性好的须根,好好地把巢穴缠好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它啄取桑皮桑根时非常不容易,缠结巢穴时非常认真。它辛苦忙碌之后,发出了既警惕又自豪的宣言:你们这些树下面的人,还有谁敢欺凌我!这是它饱经树下面的人骚扰的痛愤回顾,更是对缠扎紧密巢穴的骄傲自叙,也是对时常欺凌鸟儿的下民进行严正警告。如果人类真的能够解破鸟语,就应该谨记这只母鸟的警告,而对它的坚韧、顽强肃然起敬。
母鸟辛勤劳作后痛定思痛,更是对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哭诉,它的鸟爪拘挛了,它的喙角也累病了,它的羽毛和羽尾,也全然失去了往日的细密和柔润,变得稀疏枯槁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遭受过巨大打击的母鸟终于重建了自己的巢穴,充满勇气地活了下来,但是这坚强的生存,对于孤弱的母鸟来说,是付出无比巨大代价的。
母鸟在凄楚地诉说着,经历了这样的灾祸,又万般辛苦地挣扎修复巢穴之后,这样的伤痛,就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然而更令母鸟恐惧的,还是那夹带着自然威力的风雨。猫头鹰的进犯,母鸟可以凭借自己非凡的勇气去抵御,但对于这天地间的疾风暴雨,小小的母鸟是无力抵挡的。
母鸟在鸣叫着,穿透摇撼在天地的风雨之间,喊出了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哀伤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我用拘挛的手爪,采捋茅草花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又蓄积干草垫底,喙角也累得病啦,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我的巢儿垂危,正在风雨中飘摇,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东山》:东征归来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歼灭了商朝军队的主力,从此建立了西周王朝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为了更好地统治商朝的遗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地区:原先殷朝的都城朝歌,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来掌管;朝歌以东的地区为卫国,封给了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鲜来掌管;朝歌以西的地区为鄘国,封给了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来掌管;朝歌以北地区为邶国,封给了武王的弟弟霍叔姬处来掌管。他们共同来监视武庚,历史上称之为三监。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王朝,实际上时刻准备着复辟商王朝。
周朝灭亡商朝的三年之后,大约在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他的儿子姬诵即位,为周成王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成王即位时还非常年幼,于是由周公摄政,代替成王管理国事。管叔因为企图继承王位,对周公的摄政极为不满,于是到处散布流言,并且煽动蔡叔、霍叔,怂恿武庚以及东方的各个方国,说周公想要谋害成王,窃取王位。公元前1042年秋季,武庚看到终于有机可乘,便和管叔、蔡叔串通起来,并联合东方的一些旧属国一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
周公面对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敌对势力,他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为了组织东征军发动平叛之战,周公首先向太公姜子牙和召伯恳切地解释,表明自己摄政完全是为了周王室着想,并没有异心。周公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的形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会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天刚刚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样做的!
姜子牙和召伯从此不再听信流言,周王朝内部加强了团结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随后,周公让召伯留守都城镐京,处理后方政务,并昭告天下,联络和调集各地诸侯。公元前1042年秋,周公亲自率军东征叛贼。
在出征前的占卜仪式上,周公向臣子们讲了一番话,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趁着我们内部混乱之际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说什么光复旧业的机会到了,还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的作为是天命赋予的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周公的话,被当时的史官记载下来,成为《尚书》中的一篇。
经过周公的宣传动员,周公把东征的大军组织起来,并且亲任统帅,挥师东进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周朝军队在年底来到黄河边,此时的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商朝的旧地孟津,许多的殷人贵族纷纷赶来,表示支持周公平息这场战争。
公元前1041年初,周军继续东进,直取朝歌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朝歌城内的殷人大为震惊,武庚连忙组织军队抵抗。周军击溃了武庚的所有人马,武庚被杀。周公同时分兵一路直取管叔的驻地卫国,迅速消灭了管叔的武装,占领了城邑,管叔也被杀死。接着周朝军队又攻克了蔡叔的驻地鄘国,捉到了蔡叔,将他囚禁在郭凌。
周朝军队击败武庚以及三监之后,周公想要扩大东征的战果,一举消灭了其他的反叛力量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周公原计划先向东讨伐奄国,奄国是东部主要的反叛势力,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周朝的大臣辛公甲向周公提出建议:大国难攻,小国易攻,不如先攻下小国来孤立大国。周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改变计划,挥师东南,进攻九夷。九夷都是小国,实力不强,在周朝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由于九夷在此之前长期与商朝作战,他的军队数量虽然很少,但颇具战斗力,而且加上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带作战,而周朝的车兵行动不便,士兵多有水土不服,因此九夷之战打得非常艰苦。经过连续作战,九夷终于被征服。
周成王三年,周军北上攻打奄国,周军占领了奄国西、南两边的邻国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奄国势单力孤,国君被迫投降。奄国是商朝的旧都,周公歼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其他的反叛国家也相继投降。
周公的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周公讨平叛乱之后,乘胜东进,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的沿海地区。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的北岸营建了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作为周朝的东都,以便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周公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封周武王的弟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封周公的长子伯禽于奄国的旧地,建立鲁国,分别治理殷朝的遗民。从此以后,周朝对黄河下游的控制牢固了许多。
今天这首诗歌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战士,他跟随着东征的大军打了三年仗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如今东征结束,他很快就能回到自己的家园,此时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通过这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他东证后回家前复杂真挚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里面有他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也有对家乡的变化和前途的猜测,更有对妻子的思念,还有当初他和妻子成亲时的甜蜜回忆。
走在归乡的路上,不料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真是细雨夜归人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他这次真的是要回家了,可是此时的他,却心里很是压抑,他望着家乡的方向,心里非常伤感。他从心底里发出了自己的愿望: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永远穿着妻子做的粗布衣裳,再也不要打仗了!一阵寒风吹来,把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中。大家现在只是在归途中,由于天上下着细雨,大家就像桑蚕那样聚集在一起,躲在桑树下面。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将身子一蜷缩,躲在兵车下面。
在梦中,他似乎看到了一片荒凉的景象,栝楼藤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子上,但是这处房子已经破败了,早已没有人居住了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屋内很是潮湿,土鳖虫在室内缓慢地爬行着,蜘蛛网横挂在门口,田边还留着各种野兽的蹄印,到了夜里还有鬼火在闪烁,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画面呀!但是久经沙场的他,不会害怕眼前的这些东西,他看到这样的场景,倒是越来越想家了,希望自己的家园不要也这个样子啊!
他的思绪慢慢地漂移,继续展开想像桑叶和桑根有什么作用。终于他回家了,百感交集之后他终于有了一种踏实的归属感。细雨归人站在了一位女子面前,有些突然,又太让人惊喜。他出征在外三年,妻子在家里也三年了,他们的辛苦是一样的,他们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女子见到他,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连忙把自己的丈夫迎进来。她刚刚把房屋打扫干净、修补完好,丈夫回来了。此时他们之间应该有千言万语,应该有千万种情思,可是言语再多,感情再复杂,最后只化成了一句话:你离开我已经三年了。话语那样平淡,感情却是无限的深沉。
- 上一篇: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大全(转载)
- 下一篇: 微生慧荞麦桑叶复合菌发酵饮品有什么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