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拔罐手法!
怎么样拔火罐才是正确的呢拔罐手法?
拔火罐是中医非药物疗法外治法之一,也是老百姓十分喜爱的养生方法拔罐手法。
但是拔罐手法,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火罐是不是拿起来,随便就可拔呢?
肯定不能随便拔拔罐手法。
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拔火罐拔罐手法,容易产生哪些误区呢?
一.拔罐时间越长越有效
有一次,一个中医养生馆的朋友,邀请我现场观摩他的中医拔罐技术拔罐手法。他十分炫耀地说道:“我的拔罐不但配穴精良,而且每个穴位要拔一个小时,每次要拔出很多很多的液体"。
他真的雷到我了!出于医者的职业本能和衷心地希望朋友事业兴旺发达,俩人交谈中,我诚恳地对他说:”留罐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般拔罐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夏季一般10分钟就足够了拔罐手法。身体不好的老人、小孩和体型较瘦的人,拔罐时间还应减半"!
留罐时间太长,可能导致皮肤出现水泡、破损甚至感染,而且时间过长会耗泻患者阳气,不利于达到养生的目的拔罐手法。
二.拔罐后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罐印,能够为我们提供中医辨证施治时,最为实际的依据拔罐手法。千万别小看那些罐印,身体的健康状况,实实在在的反映在罐印上面。熟练的分辨各种罐印的识别,是正确拔罐的基础知识。
1.罐印紫黑而色黯,表示身体有血瘀拔罐手法。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
2.罐印数日不退拔罐手法,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
3.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拔罐手法,则提示风寒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4.印迹发紫且有斑块拔罐手法,表示有寒疑血瘀之症;
5.印呈散紫点拔罐手法,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之症;
6.淡紫发青伴有斑块拔罐手法,一般以虚证为主;
7.罐印鲜红而艳,提示阴虚、气虚拔罐手法。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8.印呈鲜红散点拔罐手法,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
9.印有纹络且微痒拔罐手法,表示风邪和湿症;
10.罐体内有水气拔罐手法,该部位有湿气;
11.出现水泡拔罐手法,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12.拔罐区出现水泡拔罐手法,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13.没有印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表示病邪尚轻拔罐手法。
三.拔出水泡拔罐手法,湿气就拔出来了!
其实不然拔罐手法。拔罐的方法不对或拔罐的时间过长都可以出水泡。特别是刺血疗法时,针刺不匀都可以导致水泡。所以,应正确地判断出现水泡的原因,是正确拔罐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
四.一家老小全都可以拔
一些火罐爱好者,觉得拔罐简单、治病有效,不仅给自己拔,还给一家老小、朋友拔拔罐手法。
要知道拔罐手法,四类人群是不宜拔罐的:
1.小孩若无什么疾病拔罐手法,不要给儿童拔罐;
2.70岁以上的老人拔罐手法,不建议连续拔罐;
3.孕妇和女性月经期拔罐手法,不可以拔罐;
4.体质虚弱、皮肤有斑疤、炎症、溃疡、破损以及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不适合使用拔罐拔罐手法。
五.要么天天拔拔罐手法,要么害怕上瘾不敢拔
曾有媒体报道,济南某女士8800元购买了某养生馆的理疗服务拔罐手法。连续9天、每天三次、每次40分钟高强度
拔罐后,两度昏迷住进了医院拔罐手法。经医院诊断,为二度烫伤,需住院治疗。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掌握好度,走了极端。
有的又觉得拔罐可能上瘾,所以完全不敢尝试拔罐拔罐手法。
拔罐确实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拔罐手法。即便如此,拔罐的频率也不宜频繁。保健养生,1周1次即可。
拔罐治病每周1~2次为宜拔罐手法。毕竟拔罐属于泻法,天天拔罐,有损阳气。
至于拔罐上瘾的说法,实属误传拔罐手法。拔罐是保健养生的方法之一,不会上瘾,大可放心尝试。
六.拔罐操作简单,可自学成才拔罐手法。
拔罐,是中医六种外治疗法之一拔罐手法。它建立在中医五行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因此,它要求拔罐施治者熟练的掌握好拔罐的基本技法和传统的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一定的法则配穴拔罐,才能真正的帮助患者解除疾患。
拔罐的四大选穴原则是:
1.就近选穴
即在疼痛的部位或者是邻近部位选穴拔罐拔罐手法。所用的穴位包括阿是穴和病理反应点。如胆绞痛,对胆囊压痛点进行拔罐治疗,就能立即缓解。
2.远端选穴
远端选穴是指在疼痛部位的远端病痛处选穴进行拔罐,又叫循经取穴拔罐手法。它常常按上下、左右和交叉取穴的方法。
3.特殊部位选穴
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因此,可以根据病变的特点来选择拔罐部位,即对症取穴拔罐手法。例如大椎、曲池、内庭等有退热作用,所以对于发热疾病,可以在这些部位施术;落枕可以取悬钟、乳房疾病取乳根等。这就要求施术者熟练的掌握每个穴位的作用,以便在选穴时快速的找到穴位。
- 上一篇: 拔罐子怎么打气吸住?
- 下一篇: 拔罐基础:[47]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发表评论